上一轮的竞争主要围绕流量,各家公司的重点在于占赛道,而占完赛道后能不能立住脚,取决于围绕整个公路智能化提供服务和解决方案的能力,这也是接下来各家的主要发力方向。
物联网科技公司 G7 的朋友圈再添一员。
7 月 9 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 G7 方面获悉,物流信息科技公司车满满宣布正式完成总金额超 7000 万人民币的新一轮融资。本轮融资由 G7 战略投资,车满满现有股东传化智联、阿米巴等参与投资。
在与日本丸红投资成立主打冷链车队资产服务的合资公司后,G7 这次将注意力放在了基于 SaaS(软件即服务)平台为物流公司提供信息化解决方案的公司。值得注意的是,过去几年,被认为过于分散的零担物流市场涌现出一批科技、信息化整合型平台创业公司,而随着产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这些公司的竞争策略似乎也发生了变化。
中国物流学会特约研究员杨达卿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上一轮的竞争主要围绕流量,各家公司的重点在于占赛道,而占完赛道后能不能立住脚,取决于围绕整个公路智能化提供服务和解决方案的能力,这也是接下来各家的主要发力方向。
“物联网+物流企业服务”的想象空间
或许对于很多 C 端用户来说,车满满仍然较为陌生。官方信息显示,车满满成立于 2015 年,主要业务为依托 SaaS 服务平台为数万家物流企业提供业务全流程信息化解决方案,帮助物流企业客户从订单流转、在途运输到财务结算实现全场景数据化与在线化,覆盖客户类型包括三方企业、专线公司、零担快运网络、加盟型物流平台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截至 2018 年 12 月,车满满服务城市超过 200 个,签约服务客户将近 4.3 万家,活跃用户 22043 家。2016 年,公司曾获得传化物流 7750 万元的投资。
据了解,本轮融资后,车满满将依托 G7 的人工智能与物联网(AIoT)平台技术与 G7 在物流领域结算、金融、安全、智能装备的服务,快速搭建更加全面和立体的服务能力。
对于 G7 对车满满的投资,杨达卿表示,车满满是基于场景提供解决方案的公司,过去 G7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算是撮合平台,缺乏在场景里做深度服务的能力,从价值链角度来看,价值创造能力会弱一些,而车满满专注于车的运力场景服务,一定程度在解决方案上弥补了 G7 的短板。
而实际上,此番领投车满满之外,在发展自身业务的同时,G7 自去年以来也一直投资不断:去年 4 月,G7 联合普洛斯和蔚来资本共同出资组建自动驾驶科技公司赢彻科技,业务聚焦于自动驾驶落地物流运营;去年 11 月,G7 联合普洛斯共同出资组建智能装备合资公司;今年 6 月,G7 刚刚宣布与日本丸红投资成立主打冷链车队资产服务的合资公司。这也被认为是“物联网+”时代的到来,尤其为“物联网+物流企业服务”打开更大想象空间。
科技催化、零担物流变革迎转折
一直以来,中国快运市场被认为市场集中度低,越是不集约越容易引入互联网模式,容易创造价值,这也让更多资本和创业公司看到了这个市场的巨大增量。
2018 年以来,即便资本市场笼罩在寒冬之下,通过科技、互联网方式整合干线物流的公司频繁获得融资,包括 G7、满帮和福佑卡车在获得巨额融资后,也逐渐走向公众视野。
业内认为,随着资本不断涌入,市场关注度提升,未来几年将成快运行业的黄金整合阶段。而如今,通过科技整合零担物流市场的创业型公司也从前期融资进入到成长期。
G7 创始人兼 CEO 翟学魂表示,未来几年,是科技催化零担物流领域变革与整合的重要转折点,这个转折点对所有零担物流企业来说都将产生巨大的成长空间和新机遇。
对此,杨达卿认为,经过流量竞争后,综合型、主渠道的公司需要在细分的场景化服务上提供系统化的解决方案,这要求公司通过技术解决不同场景的需求,走向更加深度的服务。
同时他表示,零担市场改造难在于更多是服务 B 端,同时具有区域性的特点,而随着产业互联网时代全面到来,能够帮助客户企业提供全流程更优化服务的公司一定会取代传统的松散人际型公司。
“从底层需求市场来说,单一的企业只能降低运力成本,而不能实现全流程成本降低的公司将被逐步放弃,依托全流程的技术综合型解决方案公司将获青睐。”他表示。